4月15日,原创音乐剧《广交天下》在广州隆重首演,剧中那段跨越66年的中法跨国恋情感动全场,串联全剧的香云纱丝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——香云纱来自广东顺德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香云纱又名“响云纱”,丝绸面料经过薯莨汁浸泡染色、过乌砂洗,经过了顺德泥土的养护,三洗九蒸十八晒制作而成,整个染整过程全部手工完成。“这条香云纱丝巾既代表着我们一个文化的传承,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能展现出来的风采。”总导演兼编剧闫兵介绍,为呈现时尚、青春的质感,剧组特意聘请知名时装设计师韩剑飞,为该剧设计一整套香云纱服装。
如何用当代设计“活化”传统非遗,体现时尚感?本次服装设计又有哪些亮点?南都记者走进后台,专访韩剑飞,揭秘设计背后的故事。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《广交天下》服装设计:韩剑飞。
南都:可以分享一下这次服装设计的亮点吗?
韩剑飞:在(后台)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是群像的服装。从1957年到2023年,广交会工作人员着装一直都保留西装、领带这种概念。我给他们做了细节的小调整,1957年的西装加了深层的中国红的领带,而到新时代,做了粉色的领带,有一种青春、务实、亮丽的感觉,全剧共有64套广交会工作人员的制服。
剧中也出现了很多外国友人。体现外国人的着装是很丰富的,里面包括西班牙、瑞典、北欧、东南亚等这些国家的友人,都穿着代表他们国家的传统服饰来参加广交会这个盛会,他们不仅来参会,还来给我们助兴,载歌载舞。
又比如服装体现的广东元素。老西关、上下九是承载老广回忆重要的地方,这里有骑楼、有广告牌。在这个场景里,演员穿着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,结合那个年代标志性结构的东西,融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裁剪手法,把过去再现。这种再现不是完全把过去搬过来,而是更唯美地体现那个年代,使用墨绿色色调,服饰在这些广州建筑、美食的场景里起到点睛的作用。
从老广州延伸到新广州,从颜色、款式、色调上做了一个推移。新广州,花的海洋,以鲜艳和嫩的颜色为主,代表青春和活力。我们把一些服装解构了,比如快递小哥、广州的环卫工人服装都是用粉色做调性的处理。快递小哥是带着降落伞、带着翅膀出现的,体现了广州的速度。服装整体是干净、亮丽、青春的感觉,在舞台上更容易让观众耳目一新。
南都:如何用当代设计“活化”传统非遗,体现时尚感?
韩剑飞:这次运用梦进主义理念,将具有特色的年代风格符号,通过浪漫手法与法式优雅轮廓结合,从梦一般艰苦创业年代的形象,到理想中自己样子的渐变过程,最终在新时代、新篇章开启时,呈现出“归来仍是少年”。
在这个主义里包括了梦境、通道、寻找的过程,整个就是梦进主义加每个年代出现的特殊符号,比如需要活化的物品,找到它的特征、特点。香云纱的特征可能是用传统手工,通过三蒸、九煮、十八晒的工艺过程才能做出来,但它的质感又是可以做高级定制的物品。通过现代多种艺术方法的运用,把过去年代的结构与现代的需要融合在一起。
所以剧中所有演员到最后的呈现都是青春、亮丽,都是最青春最有活力的少年形象。
韩剑飞向南都记者介绍女主角的服装设计。
南都:女主角伊莎贝拉是法国人,设计上如何体现角色的特点?香云纱在演员服装上又是如何体现的?
韩剑飞:伊莎贝拉是个法国女孩,来中国参加广交会。她出场的服装代表了1957年法国的时尚,如奥黛丽·赫本在1953年出演《罗马假日》中的服饰,我沿用了当年的轮廓,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,还原与重新塑造了伊莎贝拉的形象,像奥黛丽·赫本风的及膝裙,具有法式的结构,如小蕾丝手套、贝雷帽,最重点的是加了香云纱的丝巾。这条香云纱丝巾是她的保姆留给她的遗物,保姆来自广东,这也是伊莎贝拉会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。
女主角伊莎贝拉穿着法式及膝裙,戴着贝雷帽,手中拿着香云纱丝巾。
伊莎贝拉老年时穿的香云纱外袍用了最好的原材料——柞蚕丝。柞蚕丝是野生蚕吐的丝,更为珍贵。这套服装是可以进博物馆级别的,有80姆米,厚度很重。更金贵的是,它不能用现代完全机械化进行生产,需要结合铁木织机织出来的,所以带有很多丝结,是百分百真丝的质地。
韩剑飞介绍剧中最珍贵的香云纱外袍。
南都:这次给岭南题材音乐剧做服装设计有什么特别感受?
韩剑飞: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,我对广交会很熟,更重要的是我爱广州。我外公就是西关人,做这个题材感触很深的是很多元素都是我熟悉的东西。无论是上下九老广州,还是新广州,都是我熟悉的。唯一一点就是我没生活在1957年,所以我描述那个是梦的年代。我只能在做梦中想像那个年代,通过一些数据、影像资料等去深挖过去年代的感觉,通过自己想像和照片纪实性的东西,用巧妙方式呈现不一样的老广州和现在新广州的形象。
采写:南都记者 李春花 实习生 谭慧贤 色珍
摄影:南都记者 钟锐钧 及主办方供图